关于印发《贵州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学院团总支:
现将《贵州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贵州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基础部) 校团委
2020年5月26日
附件:
贵州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推进我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以下简称“青马工程”)的科学化、课程化、系统化、实践化,着力培养造就一大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自觉成为适应和引领国家发展、担当民族复兴大业的时代新人,按照团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和学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文件精神,结合学院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培养目标
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依照共青团“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思维工作格局,深刻把握党对共青团的根本要求,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青年学生,通过组织理论学习、实践锻炼、志愿服务、专题研讨等活动,不断增强青年学生的政治素质、提升思想境界、优化能力结构、锤炼作风品格,着力提高我校学生骨干、青年团干的思想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一批对党忠诚、信仰坚定、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二、“青马工程”工作领导小组
为确保工作的顺利推进,更好的凝聚和鼓舞全校优秀青年团干部,特成立我院青马工程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负责工作统筹、协调、推进、实施和反馈。
组 长:郭万才
副组长:李雪芬、程守艳
成 员:范少华、周秀芬、邓福啦、刘 晓、张燕、冉茂烨、柳姚芳、张琳芸、姚丹青
三、培养对象
(一)2018级、2019级在校学生,参加过2019年“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暨团校培训班的同学不再参加此次培训。
(二)名额设置:航空学院20名,其他学院30名,共200名。
(三)班级设置:30人一个班,分配班制编号,设7个临时团支部,每10人划分一个团小组。
四、培养方式
(一)理论学习: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共产党宣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历史、重温入团、入党宣誓等内容,不断坚定学员对我党的认同,不断提高青年团学干部理论水平,筑牢思想基础。
(二)红色教育:组织学员重走“长征路”,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遗址,观看爱国主义教育片、开展特色主题团日活动等,让学员从真人真事中感受和学习革面先烈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艰苦作风、顽强意志等,从实践体验中升华认识。
(三)志愿服务:组织学员在校内、社区、农村基层等参与支教服务、文艺演出、政策宣讲、助力脱贫等志愿服务,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身体力行践行,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四)主题沙龙:以“我与青马共成长”为主题开展分享沙龙和主题演讲,通过遴选在理论学习、实践过程中表现优异,成长迅速的优秀团学干部作为“主咖”,多形式进行体验分享、理论宣讲及成果展示。
(五)实践体验:通过撰写学习手册的形式记录成长轨迹,让学员在学习实践过程中实现参与度高、体验感深、收获感强,真正做到学中思、思中行。
五、教学设计及安排
(一)开班仪式和入学教育
1.时间:5月29日12:30
2.地点:大礼堂
(二)课程设计
1.理论课程(28课时)
学2门马克思主义经典专题课程、2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课程。(参考范围: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实践课程(24课时)
组织1次志愿服务活动、培训1项新媒体实践技能、设计1次特色主题团日活动、开展1次爱国主义实践教育、组织1次脱贫攻坚实践调研(团小组为单位)(参考范围:社区教育志愿服务、学生活动中心讨论室)
3.选修课程(32课时)
选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读物、选看马克思主义经典视频(参考范围:在“学习强国”平台观看视频《不朽的马克思》、《马克思靠谱》、《马克思是对的》)、《红色记忆》、《党史故事》、《这就是中国》、电影《青年马克思》等)
(三)教材
《共产党宣言》、《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章》、《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其他)
(四)学习评价
1.考核方式
(1)平时表现
平时出勤、培训表现等,成绩计入课程考核。
(2)实践作业
根据实践课程安排,对课程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包括项目计划书、视频制作、课程笔记和学习心得等。
(3)线上考试
结合理论课程学习内容进行期末结业考试,满分100分。
(4)成果汇报
学员结合学习内容、联系实际,以团小组为单位,进行成果汇报,对设计制作项目展示。
2.结业方式
根据平时表现及项目成果汇报总评,评选优秀学员20名、优秀项目组(团小组)3个、示范团支部2个,对优秀学员及小组进行表彰,向学习考核合格的学员颁发结业证书。考核不合格的不予结业。
六、教务教学
(一)教师教学组:由理论教学教师组成,统一设置教学任务,撰写教学任务书、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考试试卷等。
(二)导师项目组:由项目指导老师及评委组成,设定项目设计范围、评分标准,指导项目开展。
(三)教务服务组:由组织教学活动的老师及学生助理组成,负责教学物资提供、教学秩序维护、学员考勤等。
七、保障机制
1.由校团委统筹安排和组织实施,分工负责,分级实施,校级团组织设立专项经费予以保障。
2.建立一支包括党政领导、专家学者等在内相对稳定的高层次师资队伍,保障教学质量。
3.通过不断探索实践,建设我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精品课程,逐步形成特色。
4.加强对学员的过程管理,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培训档案材料,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
5.参加培训情况可纳入“第二课堂成绩单”,并可作为团组织“推优”的重要依据。
6.开展优秀学员的培养、选拔、表彰和宣传,树立典型,扩大影响,形成示范带动。